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在当今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建筑行业,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慢慢的变成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EPC+O模式(即工程、采购、建设与运营一体化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管理方式,逐渐受到慢慢的变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EPC+O模式的概念、优势、应用领域等方面,全方面分析这一模式,并探讨运营前置的重要性。
EPC+O 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最早应用在石油化学工业行业的大型工程项目。
随着其在石油化学工业行业取得成功,逐渐扩展到别的行业。在我国,2003 年国家建设部颁布文件将 EPC 总承包模式作为主要工程总承包模式予以政策推广,但直到 2016 年国务院发布意见、2019 年住建部联合发改委发布管理办法后,工程总承包才正式迈入发展快车道。
EPC+O 是传统 EPC 的衍生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承包。是一种全面整合工程、采购、建设与运营的管理模式,它侧重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管理。此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显著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与成果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优化标准。
EPC是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的缩写,意为设计、采购和施工。EPC模式是一种总承包模式,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采购和施工,最终交付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工程设施
O是Operation的缩写,意为运营。O模式是指在项目交付后,由承包商继续负责项目的运营和维护,确保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先规划、后建设是一个重要经验。缺乏顶层设计的园区,后期的运营将会十分困难。
在「EPC+O」模式下,承包方能够将运营需求前置到设计阶段,在对区域环境、产业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与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项目运营的角度导入前期规划设计,确保设计、施工和运营所有的环节有效衔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
在EPC模式中,施工方做完项目就甩手不管。而在「EPC+O」模式下,承包方不仅要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还要对后期运营负责。为了达到预期运营效果,承包方必须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算总账」,通过设计优化、管理提升等手段,在降低整个工程的建造成本的同时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
在「EPC+O」模式下,政府的监管对象集中在承包方,可减少政府直接对多个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内容;另一方面,承包方手里的权力增加,由承包方全链条统筹,通过整体优化项目的实施方案实现设计、采购和施工各阶段的科学合理交叉与充分协调,能够有效节省管理成本、缩短工期,甚至提前完成建设工作。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如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北部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EPCO 项目,惠及 38 个小区,采用 “EPC+O” 模式推进,总投资 1.146 亿元,建设内容有建筑外立面改造、房子改造工程等,引入物业运营服务,建立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城市更新:三水旧水厂改造为三水饮料文化节云秀片区、成都猛追湾老旧街区型商业激化城市活力等城市更新项目采用 “EPC+O” 模式,实现空间形态与业态提升的相互促进。
乡村振兴:江西省永修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采用 “EPC+O” 模式,实现乡村建设与运营的一体化管理。
在环保领域:江门市蓬江区政府与北控水务运用 “EPC+O” 模式解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宁德市周宁县治理农村污水等,通过整合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环节,有效提升环保项目的治理效果。
工业建设:EPC+O 模式可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工厂建设,有效提升工厂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例如,信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一期)EPC+O 总承包,针对不一样的种类的工业污水采取对应的预处理工艺,进行精准加药、搅拌,减少经营成本,同时使用先进的除臭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确保项目高效运行。
基础设施建设:EPC+O 模式能够适用于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缩短建设周期,减少相关成本,提升工程质量。
生态环境建设:EPC+O 模式能够适用于水利、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以晋城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为例,采用 EPC+O 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等实行全过程承包,总投资 42259.75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分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四大部分,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高项目适应性:通过在项目的早期阶段深入考虑运营需求,能保证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更精准地符合企业的具体需求。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实用性,还大大增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促进资源整合:通过采取运营前置策略,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项资源的有机整合,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种策略不仅加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进一步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确保项目达成既定目标。
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和精心设计的运营模式,可以明显地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确保项目不仅能满足市场当前的需求,还能持续适应市场的变化,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方法能够预见并应对市场趋势,保证项目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保持领头羊,持续创造价值。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在项目建设阶段前置运营规划,能保证从一开始就将经济效益纳入考虑,通过优化运营模式和策略,不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能提前应对可能的挑战。这种策略确保项目从概念设计到实际运作都能保持经济可行性,从而推动项目实现长期的经济成功和持续增长。
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采用运营前置策略对于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项目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上的水准,以此来实现整体业绩的显著提升。这种策略不仅促使我们在初始阶段就格外的重视效率和效益,同时也助力我们在一直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确保项目能够持续发展,迈向卓越。
提升政府和投资者信心:通过展示项目在运营方面的周全考量和充分准备,不但可以增强政府和投资的人对项目的信心,还能吸引更加多的投资和支持。这种展示不仅显示了我们对项目成功的承诺,还突显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果的追求,为项目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天使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服务战略新兴领域,为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提供专业化产业升级服务的机构。以孵化基地为支点,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业者打造一个环境优良的创业生态圈。绿天使集团目前已运营18个创业园区和22个产业园区,成立3支产业专项互助基金,孵化企业3000余家,已投资企业近70余家。通过在相关领域不断深耕,绿天使集团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的特色运营模式,打造链条式、专业化、行业集聚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升级,推动战略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升相关行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助力行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形成生态共享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