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在炼钢行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动力。最近,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钢铁”)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依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信息,柳州钢铁于2024年12月申请了一项名为“精炼钢包结构的砌筑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19282092A),该专利的目标在于有实际效果的减少钢水残留,从而提升钢铁的生产效率。
柳州钢铁成立于2000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主要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主。公司注册资本达256279.3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0666万人民币。在其发展过程中,柳州钢铁通过投资多家企业和参与5000次招投标项目,逐渐构建了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在知识产权方面,柳州钢铁也表现不俗,拥有1256条相关专利和6条商标信息,这为其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次申请的“精炼钢包结构的砌筑方法”,正是其不断追求技术突破、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表现。
根据专利摘要,该专利涉及炼钢设备生产技术,着重关注精炼钢包的砌筑结构。该精炼钢包的底部和壁部分各有独特设计,包底结构由水口座砖和透气砖构成,周边浇注料形成了包底永久浇注料层与包底工作浇注料层两部分。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水口座砖和透气砖,并通过浇注料形成保护层。这一设计使得在钢水浇注时,能够大大降低钢水在包底的残留量,由此减少浪费。
在此新技术中,水口帽被设计为套设在水口座砖之上,其底部紧贴包底永久浇注料层,极大的提升了整体的密封性与稳定性。此设计防止了钢水在浇注过程中卷渣,确保了产品的纯净度与质量。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上游原材料的生产和下游建筑、汽车等行业息息相关。随着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柳州钢铁的这一专利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钢水的损失,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生产效率提升,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具备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柳州钢铁在专利技术的成功申请后,未来有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一新型材料与工艺,提升市场竞争力。精炼钢包的应用可以延展至多个领域,涵盖建筑、汽车等多个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此外,通过持续的研发与创新,柳州钢铁不仅能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增强自身市场占有率,同时还有望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柳州钢铁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在研发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也为其他钢铁公司可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慢慢的变多的技术专利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这些新技术的逐步应用,中国的钢铁行业将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全世界炼钢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对于消费者而言,技术的创新最终将体现在更高品质的钢材产品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能降低相关制造成本,给所有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这是柳州钢铁为中国钢铁行业所作出的贡献之一,也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助力的坚定步伐。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